通讯员:陈渭中 刘万里
4月20日下午4时20分,太阳集团tyc9728“商务英语学术沙龙”在第二行政楼308会议室举行第75期活动,专业负责人曾利沙教授进行题为“英语语篇(段)线性连贯分析——阅读理解与中心突出写作教学研究”的讲座。学院袁鑫副院长和商务英语专业全体教师参加本次沙龙。
曾教授首先简单解释了“篇章”的理论概念,指出“篇章”是语义上的统一体,而“篇章分析”的研究对象就是句子在篇章中的用法和组句成篇的形式规律,研究语义连贯和中心突出。在语篇中,事件发展总是从一般到具体推进,曾教授介绍了自己设计的、以“事件链”为主线的语义结构分析模式,对于不同的事件层级进行标号,从而对语篇连贯进行量化和图式化分析,还可以对事件中作者视角、参与者行为和内心活动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的连贯性进行分析。在对英汉叙述体语篇进行对比研究时,尤其要关注隐性连贯的形态特征,这也是目前学术研究中少有人涉足的领域。然后,曾教授进一步介绍了篇章的“粘连性”的概念,即篇章中一个句子的信息结构必须反映出与它前面句子的联系,实际上就是指语义上的连贯。最后,曾教授带领老师们对几篇不同类型的说明文文本进行了段落连贯模式量化分析,如简单型语段模式和并列复合型语段模式,讨论该语段连贯性及线性发展模式的表征,发现所谓的“语篇连贯”体现出了明晰的“层级性过渡关系”,也就是说,在英文思维里,对某一核心概念的阐述通常从最概括、较概括、概括,再到具体、更具体的层级性过渡关系展开,信息之间语义连贯且粘连性强,与中文的思维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曾教授还以某学生的作文为例,更直观地体现中文思维迁移产生的英文表达失误,由此强调,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学生英文思维的培养,尤其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课程当中,要注重语篇线性连贯思维的培养,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培养英文的线性思维,摆脱中式思维的限制。此外,曾教授还鼓励老师们可以在对比研究领域上进行相关学术研究。

曾利沙教授开展讲座现场(一)

曾利沙教授开展讲座现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