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英语系于第八教学楼517教室召开“2025年英语系新学期工作会议暨人工智能时代英语专业建设研讨会”,此次会议对于明确新学期教学方向、推动英语专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由系主任程瑜瑜老师主持,英语系全体教师参加。
会议伊始,程瑜瑜就开学工作注意事项进行了细致部署,强调了调整教学大纲、重视学生考勤及关注学生动态变化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她指出,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教师们需灵活应对,确保教学质量与学生需求的无缝对接。同时,她也鼓励教师们积极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以研促教,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随后,会议进入了专题研讨环节。首先,赖泽科老师做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为什么还要学习英语专业——以《英语词汇学》课程为例”的报告,他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学习英语专业的必要性。赖泽科指出,面对国内外高校英语专业的调整或撤销,以及英语文本编辑与翻译就业市场的萎缩,外语专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他同时也看到了跨学科融合带来的新机遇,倡导构建“英语+X”的培养体系,通过引入语义场理论构建术语库、利用词语语义关系优化大语言模型、追溯词源增强文化适配等措施,实现《英语词汇学》课程的转型与升级。
紧接着,李亮晶老师以《英语泛读》课程为例,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英语专业的结构危机与改革趋势。她指出,当前学生过度依赖AI完成阅读理解、摘要写作等任务,AI的滥用导致英语专业存废争议四起。为此,她提出了升级教学模式、建设课程群、创新课程评价方式等改革措施,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姚彤老师则从《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课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AI工具给写作课堂师生的挑战与机遇。她指出,AI工具的广泛应用虽然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也带来了学生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等问题。为此,她建议教师们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工具,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她还强调了AI在助推写作的前中后三个阶段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教师们积极探索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潜力。
会议最后,戴桂玉老师与程瑜瑜老师分别进行了总结发言。戴桂玉老师鼓励教师们要善于学习跨学科知识,与时俱进,迎接AI的挑战。她强调,只有不断学习与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程瑜瑜老师则从实践层面给出了具体建议,她希望教师们能够积极参加AI相关培训,组织课程组研讨,并在教学中勇于尝试AI技术的应用。她相信,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与探索,英语系一定能够在人工智能时代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为英语系新学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英语专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借鉴。未来,英语系将继续秉承开放、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新路径,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学科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
程瑜瑜老师主持会议
赖泽科老师发言
李亮晶老师发言
姚彤老师发言
戴桂玉老师发言
与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