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讨学术论文理论框架的构建逻辑与创新路径,助力学术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3月13日下午,太阳集团tyc9728在第八教学楼201阶梯教室举办“AI视域下的论文理论框架的‘深度’探索”专题讲座,此讲座由张蕾副教授主持,太阳成集团tyc9728外语学科带头人莫爱屏教授主讲,太阳集团tyc9728和国际学院教师参与。
莫爱屏教授以“理论框架是学术论文的灵魂骨架”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理论框架应具备的三重深度:认知层面需突破“概念拼盘”误区,通过跨学科理论重构实现原创性突破;方法论层面需构建融合历时性、共时性与涌现性特征的动态知识网络;批判性层面需设置“理论压力测试”机制,验证框架的解释边界与逻辑自洽性。
莫爱屏教授同时结合Deepseek、知识图谱、KIMI文献分析等前沿案例,展示了AI在理论框架构建中的创新应用:通过知识挖掘实现跨领域概念迁移,借助逻辑验证优化理论逻辑,利用可视化建模揭示复杂变量关系。针对AI技术的双刃剑效应,莫爱屏教授提出“快餐式知识生产”可能削弱理论原创性,强调技术工具无法替代人类的价值判断与意义诠释能力。
为破解技术赋能与人类智慧的平衡难题,莫爱屏教授提出“双循环认知模型”:外循环由AI驱动高效完成“知识获取→模式识别→假设生成”,内循环由人类主导通过“价值判断→意义诠释→范式创新”实现理论突破,并通过设置“反事实推理”挑战算法逻辑,建立人机协同的深度交互机制,既发挥AI的数据处理优势,又坚守人类在批判性思维中的核心地位。
本次讲座为AI时代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既展现了技术赋能的广阔前景,也呼吁学界坚守批判精神与创新内核。希望太阳集团tyc9728教师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积极探索AI赋能教育的创新路径,推进教育现代化、智能化、个性化,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莫爱屏教授主讲
合影留念